BULL

Loading

正在加載中..

  • 主頁
  • 國際
  • 都是14億人口,為什麼中國滿世界買糧食,印度卻大量出口糧食?

都是14億人口,為什麼中國滿世界買糧食,印度卻大量出口糧食?

2023-12-27 22:07

中國和印度,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一直被拿來作比較。

特別在糧食政策方面,有調查顯示,中國在全球範圍內大量進口糧食,但印度卻能夠實現糧食的大量出口。

這不禁讓人深思,難道現在的中國真如外媒評價的那樣,連飯也沒辦法自給自足了嗎?

人口相當但政策截然不同

根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發佈的2023年世界人口排名,印度以14.286億的人口數量高居榜首,而中國則緊隨其後,數量達到14.12億。

而全球240個國家和地區人口總數加起來也不過才80.86億,也就是說,超1/3的人口都集中在中印兩國。

在全球人口增長的背景下,如何讓人們實現吃飽就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夏,全國糧食產量達到了14613萬噸,但同一時期印度的全國糧食產量僅為10633萬噸,與中國的差距顯而易見。

中國已經實現讓老百姓吃飽穿暖,但印度還有不少群眾挨餓。

可令人意外的是,中國仍然在全球範圍內大量進口糧食,但印度已經實現糧食的全面出口。

據統計,僅在2021年,中國的進口糧食量就達到了16453.9萬噸,主要進口國為澳大利亞、美國、烏克蘭、加拿大、巴西等。

而同一時期,印度出口了超過700萬噸的小麥,並向近150個國家出口大米,創造了500億美元的收入。

這背後,到底有什麼不為人知的原因?

背後原因顯而易見

中國和印度,是兩個著名的農業大國,但兩國的農業生產條件卻有著天壤之別,特別是耕地面積方面。

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的耕地面積約為1.19億公頃,而印度的耕地面積則超過1.6億公頃。這使得印度在糧食生產方面具有更大的潛力和優勢。

要知道,中國的土地資源有限,特別是耕地面積,少之又少、支離破碎。有適合耕種的丘陵和平原,也有不適合耕種的高原、高山、沙漠和草原。

再加上中國始終奉行可持續發展戰略,不斷退耕還林,可使用耕地面積就更少了。

反觀印度,國內多平原、山地,依仗著印度河、恆河兩大流域,便能夠利用不同地區的土壤條件,來種植各種不同的作物。

再者而言,中國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區,農作物一年收兩季。但印度地處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充足,很多作物都是一年三熟。

單是這一點,咱中國就甘拜下風。

且,印度政府非常重視農業的發展,通過改善灌溉設施、提供農業技術和培訓等措施,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

按理說,如此優越的農業條件,加上政府足夠重視,印度應該逐漸發展為一個農業大國。然而,事實是,印度超過2億人處於糧食不穩定狀態。

誠然,印度的土壤環境和豐富的河流資源適宜種植糧食作物,但卻不至於產量高於面積是自己3倍的中國。

2021年的數據顯示,印度人均糧食產量232公斤,而中國人均糧食產量糧食產量為484公斤,比印度的2倍還多。

在這種情況下,印度全國已然屬於重度饑餓狀態,可它卻還能出口糧食,這背後,少不了政府的壓榨!

印度等級制度森嚴,土地很多掌握在地主手中。而地主作為中高層人物,怎麼可能會管底層百姓的死活?

農民們辛苦勞作一年,收穫的糧食輕易被地主沒收,留出自己吃的部分後,地主們便將多的糧食賣出去,誰出價高就給誰,這就包括了出口給世界各國各地的人。

再說了,印度的工業不發達,沒有拿得出手的東西去掙外匯,如果不賣糧食,他們每年的軍費採購從哪裡來?

而造成中印兩國糧食政策截然不同的最根本原因,還是兩國百姓的需求不同。

其實早在上世紀末期,中國的糧食產量就完全能夠實現自給自足了,之所以還在不停進口糧食,是因為咱們吃得好。

中國人講究一個“民以食為天”,苦了誰也不能苦了自己的肚子,肉蛋奶是一日不落,其餘食物更是說吃就吃,而這直接推動了中國的糧食需求。

但值得註意的是,咱們進口的糧食基本上都不是“直接”給人吃的!就比如大量的進口玉米和大豆都被當成了豬飼料,碎米是用來釀酒的。

而反觀印度,能吃得起飯的人本來就不多,他們還經常吃碳水,蛋白質更是以蛋奶為主,一年到頭吃不了多少東西。剩餘的糧食被拿來出口,自然也就不稀奇了。

還有,中國大量進口糧食還有一個原因便是促進市場消費,同時降低國內的糧食價格。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升高,人們已經不再滿足天天白米飯的日子,閑暇之餘時不時想嘗嘗進口貨。例如泰國大米,歐洲麵粉······

這些無疑都在一定程度刺激了我國市場的消費,也使得我國糧食市場更加活躍。同時也從側面印證了,中國有能力也有資本去購買進口糧食。

而觀察發現,中國進口的糧食都有一個共同點:在國內的生產量相對較低,在國外的生產成本和價格相對較低。

中國從國外進口這些糧食,可以提高國內的糧食品質,滿足國內的加工和消費需求,促進國內的農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

如此一來,便能降低國內的糧食成本和價格,以保障國內的糧食市場的平穩運行和消費者的利益。

當然,不排除中國的糧食進口還有一部分是為了增加國內的糧食安全儲備,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糧食危機和緊急情況。

由於國際和國內的糧食市場都存在著不確定性和風險,如氣候變化、自然災害、疫情、戰爭、製裁等因素,都可能導致糧食的供應中斷或價格波動。

寫在最後

總而言之,中國在糧食進口方面的策略是多方共同決定的結果,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市場的良性循環,保證中國人的營養均衡。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