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LL

Loading

正在加載中..

  • 主頁
  • 國際
  • 招商宏觀:日、韓、新“躺平”後的經濟、政策與資產表現

招商宏觀:日、韓、新“躺平”後的經濟、政策與資產表現

2022-11-24 11:50

  文|招商宏觀張靜靜團隊

  核心觀點

日本:就業、生產、消費均尚未恢復,財政和貨幣政策雙寬鬆。

  基本面:日本今年3月放開國內防疫限制,7-8月疫情大幅反彈創下新高。入境放開較慢,10月取消人數上限。防疫放開後,失業率尚未落回疫情前水平。生產端:工業生產恢復程度相對於歐美更慢,尚未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需求端:零售沒有出現明顯提升,消費者信心快速下行。日本的防疫“躺平”不及歐美徹底,同時疫情數據創新高,對生產和消費造成制約。

  政策面:2022財年維持財政寬鬆以刺激經濟,今年10月進一步推出71.6萬億 日元刺激計劃,巨額財政支出或進一步加重債務負擔。貨幣政策始終維持超寬鬆立場。外匯貶值壓力加大,通過干預外匯市場扭轉日元貶值趨勢。

  資產價格:國內防疫放開後股市震蕩偏強,結構性特征顯著。10月放開入境限制後股市單邊上漲,醫療表現最佳,必選和能源次之,材料和科技表現最差。債市震蕩走平,日元持續貶值。

  韓國:生產恢復較強,消費依舊低迷,財政和貨幣政策趨緊。

  基本面:4月防疫開始“躺平”,同時放開入境限制。失業率快速下降,已顯著低於疫前,勞動參與率明顯提升,已高於疫前。生產端:與歐洲國家類似:恢復較強、已超出疫情前水平、但近期處於下滑趨勢。需求端:放開防疫措施對韓國的消費增長並無提振,解封後零售銷售指數依舊下滑,旅游業恢復程度偏低。

  政策面:2023年度財政預算案顯示,韓國財政政策將從“擴張性”轉向“穩健性”,計劃大幅減小財政赤字。韓國貨幣政策在今年以來逐步收緊,進入Q3以後加息節奏有所加快。

  資產價格:4月防疫放開後股市震蕩走弱,結構上可選消費相對堅挺,金融、工業、材料表現較差。貨幣收緊導致債市加速下跌,美元兌韓元持續貶值。

  新加坡:生產、消費均恢復較好,2023和2024年將逐漸加稅,貨幣緊縮加快。

  基本面:今年4月防疫轉向“共存”,此後疫情反彈但政府不再施加管控。疫後職位空缺率大幅上升,失業率已降至低於疫前。生產端:工業生產指數自2021年起快速提升,今年Q1因疫情而下降,隨後防疫“躺平”生產端再次恢復。需求端:零售、餐飲在今年Q1因疫情受創,二季度防疫放開後顯著好轉。目前零售銷售已恢復至疫前,餐飲服務仍有修複空間。

  政策面:2022年維持財政支持,2023和2024年將逐漸加稅。去年10月開始,實行貨幣緊縮政策,新加坡的貨幣政策錨名義有效匯率指數(NEER)已升值7.2%。

  資產價格:3月放開入境限制後股市下跌,4月國內防疫放開後股市經歷W型走勢,整體下跌。防疫放開後國債收益率震蕩上行,匯率波動極大。

  正文

  一、日本:解封後疫情再創新高,生產和消費恢復較差

  (一)3月全面解封,7-8月疫情再度爆發創新高

  今年1-2月日本爆發疫情,單日新增確診達到10萬例以上,日本共計13個一級行政區採取“防止蔓延等重點措施”。

  3月疫情逐漸降溫,3月21日,日本正式解除“防止蔓延等重點措施”。解封時,日本當日新增確診降至3萬例附近,相較於2月初的高峰大幅度放緩。

  出入境方面,2022年4月1日起,入境人數上限提高至每天1萬人;6月1日起提高至每天2萬人;9月7日起由2萬人提高至5萬人;10月11日起,日本取消單日入境人數上限的規定。旅客入境需提供72小時核酸證明(完成3針疫苗接種可以免除核酸證明),入境後無需隔離。

  

  日本在3月下旬解封原因包括:部分歐美國家放寬入境限制促使日本“解封”、新冠特效藥的研發進展、Omicron疫情確診人數攀高但重症和死亡率下降、推進經濟複蘇的緊迫性等。

  全面解封後,2022年7-8月日本疫情出現大幅反彈,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數飆升、創新高。高傳染性的Omicron亞型BA.5病毒快速擴散,日本的單日新增確診在7月突破10萬例,並超出歷史最高點;8月創下歷史新高26萬例。包括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在此輪疫情中確診。

  此輪疫情中,日本醫療資源逼近極限但未擠兌,防疫政策在7-8月沒有收緊。隨著疫情升溫,因居家隔離而無法上班的密接急劇增加;7月22日,日本政府將密接者的隔離時間從7天縮短至5天,若抗原檢測連續2次為陰性,則在與陽性者接觸後的第3天即可解除隔離。

  

  

  (二)解封後,生產和消費恢復程度均不佳

  1、就業:失業率尚未落回疫情前,勞動力參與率較高

  疫情之前2019年下半年,日本的失業率基本保持在2.3%-2.4%浮動,疫情中上升至3%,2021年逐步回落,但目前失業率仍未落回疫情前的水平。今年3月全面解封後至今,失業率呈波動態勢,未有明顯改善。截至2022年9月,日本失業率為2.6%,較2019年同期高出0.2個百分點。

  日本的勞動力參與率表現較好。截至2022年9月勞動力參與率升至63%,前值62.9%,已經超過2019年同期的62.5%。

  

  2、生產:尚未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

  相對於美國和歐洲國家來說,日本全面解封後仍然保留了一些基礎的管控措施,例如對感染者有更高的居家隔離要求,並未像歐美防疫“躺平”的徹底。因此,日本的工業生產恢復程度也相對於歐美更慢

  目前較2019年的水平仍有一定差距。截至2022年9月,日本的製造業工業生產指數為98.3,前值100.2,2019年9月為102.3。2022年9月,日本的產能利用率指數為98.6,前值88.8,2019年9月為101.3。總體上看,日本的工業生產距離疫前水平仍有一定恢復空間。

  

  3、消費:疫情反彈創新高,影響消費增長

  雖然日本在今年3月下旬取消絕大多數的防疫措施,但是解封後疫情數據創下新高,並且日本老齡群體人口占比較大,導致防疫放開後日本的消費未能出現明顯提升。即便政府未在7-8月的疫情反彈中新增管控,但老齡群體或傾向於自 願性居家,避免外出感染;年輕人在疫情反彈時繼續出門消費的意願則更高。

  截至2022年9月,日本商業零售銷售額較2019年的複合年增速為0.1%,前值1.3%。高通脹、疫情反覆等因素的影響下,日本消費者信心指數在今年快速下行,截至10月錄得30.8,而去年11月曾達到39.2的高點。

  

  (三)防疫放開後,日本維持財政、貨幣雙寬

  1、維持財政寬鬆以刺激經濟

  2022年3月22日,日本國會批准自2022財年(2022年4月-2023年3月)的財政預算案,日本財政預算連續十年創新高,預算支出約為107.6萬億日元。今年5月27日,日本政府向國會提交了2022財年補充預算案,總額為2.7萬億日元,5月31日國會予以通過。

  今年10月28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佈推出71.6萬億 日元的財政刺激計劃,財政支出達39萬億日元:12.2萬億主要用於減輕價格上漲的負擔並提高工資,10.6萬億用於糧食安全和工程安全,6.7萬億支出推進清潔能源發展和鼓勵生育,4.8萬億主要用於促旅游業的發展和出口,4.7萬億作為“預備費用”應對複雜國際形勢變化。此外,財政刺激計劃還包括29.1萬億日元,用於補貼家庭生活支出等。

  今年11月21日,日本內閣會議敲定2022財年第二次補充預算案,提交至國會開始審議。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總額達到28.9萬億日元。為彌補財政收入短缺,日本政府計劃追加發行22.8萬億日元的國債。2022年日本繼續積極寬財政,將進一步加重債務負擔。截至2021年末,日本未償還國債餘額占GDP比重200.74%,其中普通長期國債(10年或以上)占GDP比重135.98%;疫前2019年分別為176.77%、124.96%。

  2、始終維持超寬鬆的貨幣政策

  由於今年日本通脹上行壓力並不顯著,Q1-Q3日本央行始終維超寬鬆的貨幣政策。就下半年來說,7-10月的各次議息會議上日本央行表態基本一致:預計短長期政策利率將維持在“目前或更低”的水平,將採取必要寬鬆措施。11月13日日本央行行長表示未來將繼續維持寬鬆政策。不過,雖然內部通脹壓力不大,但外匯貶值壓力加大,9月22日日本財務省和日本銀行買入日元和賣出美元干預外匯市場。日本財務省財務官神田真人表示:“匯率的過度無序波動是無法容忍的”。此後日元貶值趨勢暫時得以扭轉。

  (四)日本股市震蕩收漲,醫療、必選和能源具有相對收益

  3月日本國內放開後股市震蕩偏強,結構性特征顯著。10月放開入境限制後股市單邊上漲。3月21日到11月18日,日經225指數上漲4.0%。結構上,醫療表現最佳,必選和能源次之,材料和科技表現最差。3月21日到11月18日,行業表現的排序為醫療(21.9%)>;必選消費(9.5%)>;能源(8.5%)>;通信設備(4.5%)>;金融(1.6%)>;工業(1.5%)>;公共事業(1.2%)>;可選消費(0.5%)>;科技(-0.6%)>;材料(-5.2%)。

  1月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快速上行,國內防疫放開後債市震蕩走平。防疫放開後,美聯儲持續緊縮而日央行維持寬鬆,疊加能源危機導致的貿易逆差,美元兌日元匯率持續貶值。

  

  

  

  二、韓國:防疫“躺平”後生產和消費下滑,財政貨幣邊際收緊

  (一)4月防疫“躺平”、放開入境限制

  今年1月起韓國逐步放鬆防疫。2月18日韓國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調整防疫措施具體方案,延長餐廳、練歌房、室內體育設施等公眾場所營業時間,停止營業場所出入名單登記制度。4月15日,韓國國務總理宣佈從4月18日起全面解除社交距離措施;4月25日新冠傳染病等級從甲級下調至乙級,防疫開始轉為“躺平”。6月20日起韓國取消新冠患者隔離要求。

  出入境方面,今年4月1日起,完成全程新冠疫苗接種的入境者免隔離;未接種者入境後隔離7天;6月8日起,全面解除入境隔離限制 ,所有入境人員無論是否接種新冠疫苗、不分國籍,當天起一律免隔離。

  

  韓國疫情曾在今年3-4月創歷史新高、8-9月再度反彈,但是不改變防疫政策持續放鬆的方向,4月防疫政策轉向“共存”後便不再收緊。

  4月防疫放開的原因方面,一是為了減輕個體戶和小工商業者的經營壓力、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不便,二是醫療系統壓力增大。3月18日韓國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表示,全國重症患者病床使用率高達66.5%,部分地區已升至90%,處於飽和狀態。3月23日,韓國保健醫療產業工會表示,重症患者病床雖有餘量,但醫護人員遠遠不夠。

  此外,韓國在4月宣佈全面解封之前,積極推動醫療資源準備和疫苗接種工作。政府從3月14日起將重症患者病床增加到2800張以上,3月21日啟動12-17歲青少年的加強針接種,3月底起為5-11歲兒童接種新冠疫苗。

  

  (二)工業生產下滑,消費持續低迷,旅游恢復緩慢

  1、就業:失業率位於極低水平

  2022年伴隨著防疫措施放鬆,韓國的失業率快速下降,已經顯著低於疫情之前2019年的水平。截至2022年10月,韓國失業率未2.8%,相較於去年底下降了1.0個百分點,2019年同期失業率為3.6%。

  韓國的勞動力參與率在2022年也出現明顯提升,年初為62.2%,隨著4月份下旬防疫措施全面取消,勞動力參與率在5月大幅提升至64.9%,此後7月疫情反彈,勞動力參與率有所下降,截至10月錄得64.3%,較2019年同期的63.6%高出0.7個百分點。

  

  2、生產:工業生產高於疫情,但正在下滑

  韓國的生產端恢復情況與歐洲國家類似,均是恢復較強、超出疫情前水平、但近期處於下滑趨勢。

  韓國製造業產能利用率指數在疫情之前位於99-100附近,2020年5月跌至85.2,此後不斷提升,高點在2022年1月達到105.5,今年總體呈現下降趨勢,截至9月降至100.1。

  韓國工業生產指數同樣在疫後強勁上升,在2022年3月份達到頂點121.2。然而4月份防疫政策解封後,工業生產指數卻掉頭向下。2022年9月錄得114.5,前值116.6,2019年同期為108.0。

  

  3、消費:解封未能提振消費,旅游業恢復緩慢

  總體上,放開防疫措施對韓國的消費增長並無提振。4-7月韓國消費信心指數持續下跌,7月創下2020年4月以來的最大跌幅,跌至86.0。8月-10月韓國消費者信心在低位小幅浮動,截至10月為 88.8。消費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為高通脹和低迷的經濟景氣。10月份韓國經濟景氣指數錄得95.5,環比下跌2.6%。

  韓國零售銷售指數(2015年=100)在2021年12月至2022年7月持續下行,從123.20降至117.80,儘管這一時間段防疫政策並未收緊,消費依舊低迷。

  9月疫情降溫後零售數據反彈,說明韓國的零售數據對疫情變化仍敏感。即便防疫政策未收緊,但感染和死亡病例數據上升仍會制約居民消費。

  

  

  韓國旅游業正在恢復,但恢復程度仍偏低。今年4月起完成全程新冠疫苗接種者入境韓國免隔離,此後韓國機場旅客吞吐量開始回暖。9月份韓國仁川機場起降1.5萬架次,為2019年同期的45.5%;9月仁川機場的旅客吞吐量為180.3萬人次,為2019年同期的33.12%。

  

  (三)解封後,韓國財政和貨幣政策邊際收緊

  1、財政從“擴張性”轉向“穩健性”政策,壓縮財政預算

  2022年8月30日韓國政府敲定2023年度財政預算案,總額639萬億韓元,較2022財年預算(不包括補充預算,607.7萬億韓元)增加5.2%,增幅為近6年來最低。

  根據預算案,2023年韓國財政收支赤字(不含社保基金)為58.2萬億韓元,為今年財政赤字初估值(110.8萬億韓元)的52.5%;2023年國家債務為1134.8萬億韓元,約占GDP的49.8%;中央政府有關產業、中小企業、能源的支出同比減少18%。

  前總統文在寅執政期間,為了防控疫情和刺激經濟的需要,韓國政府債務大幅增加。今年8月30日敲定2023年度財政預算案時,韓國總統尹錫悅表示,將把前政府的擴張性財政政策轉變為穩健財政政策。

  2、貨幣政策逐步收緊

  今年以來韓國貨幣政策逐步收緊,1月、4月和5月各加息25BP,進入Q3以後加息節奏有所加快,7、8、10月分別加息50、25和50BP。在10月12日議息會議中,韓國央行表示,需要繼續保持加息立場,加息的速度和幅度取決於通脹和經濟增速。韓國將面臨各國央行加息和全球經濟放緩的壓力。韓國出口增長放緩,央行將監測外國貨幣政策的變化,將會監控資本流動和地緣政治風險。

  但近期,由於韓國公司債和貨幣市場擔憂情緒日益升溫,10月23日韓國財政部長承諾將至少提供50萬億韓元的救市資金以降低債券市場違約風險,其中包括1.6萬億韓元的債券穩定基金、16萬億的企業債和商業票據購買額度、8萬億的企業債券支持計劃。

  

  (四)防疫放開後韓國股市下跌,能源和化學品相對抗跌

  4月韓國放開後股市震蕩走弱。4月25日到11月18日,韓國綜合指數下跌9.6%。結構上,能源、可選消費相對堅挺,金融和工業、材料表現較差。4月到10月(僅可得月頻KOPSI 200一級行業指數),行業表現的排序為能源和化學品(-9.8%)>;可選消費(-13.3%)>;科技(-13.9%)>;施工和機械(-14.8%)>;造船與運輸(-16.4%)>;必選消費(-20.2%)>;金融(-20.7%)>;鋼材和材料(-23.6%)。

  4月防疫放開後央行加息節奏加快,債市加速下跌,政府也採取救市措施加以應對。美元兌韓元亦持續貶值。

  

  

  

  三、新加坡:放開防疫後生產、需求端均快速恢復

  (一)4月防疫“躺平”,此後疫情反彈但未收緊政策

  今年4月26日新加坡防疫措施基本解除,6-7月、10月疫情再起,但未收緊防疫政策。

  今年一季度,新加坡爆發嚴重疫情、防疫收緊。4月疫情基本穩定後,新加坡逐步開放,轉向“共存”政策。4月26日新加坡宣佈,DORSCON疾病應對級別將從橙色下調至黃色,不再需要安全距離;戶外可不戴口罩;公眾到大多場所無需再使用TraceTogether登記;衛生部停止發出健康風險通知;檢測中心CTC和QTC停止提供免費社區檢測。

  

  防疫“躺平”後,新加坡的疫情在今年6-7月再度發酵,面對新一波疫情,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明確指出:政府會避免實施加強安全管理措施,儘量不通過收緊安全管理措施或是擴大疫苗接種來應對,而是要靠醫療能力來減緩衝擊。8月29日起,新加坡取消室內戴口罩的規定。

  今年10月,Omicron新型變異株XBB導致新加坡疫情再度反覆,10月15日衛生部呼籲民眾在擁擠的室內環境仍應戴上口罩,但沒有施加強制管控措施。本輪疫情的主要流行毒株XBB致病性更低,且新加坡擁有全球領先的疫苗接種率,構建了充足的免疫保護。

  

  

  目前,新加坡未出現醫療資源擠兌現象。新加坡ICU床位的使用率中,因新冠而占用的ICU床位比例很低。

  

  (二)解封後,生產和消費均表現強勁

  1、就業:職位空缺率大幅上升

  新加坡在疫情後職位空缺率大幅提升。2020年一季度空缺率為2.1%,而到2022年二季度已經上升至5.6%。隨著防疫政策轉向“躺平”,職位空缺率的上升速度有所緩解。

  新加坡的失業率已經降至低於疫情爆發前的水平。疫情爆發前2018-2019年新加坡失業率位於2.2%-2.3%,疫情中失業率一度飆升至3.6%,隨著防疫放開,失業率不斷下降,2022年8月降至1.9%的歷史低點,9月小幅回升至2.0%,仍然低於2019年同期的失業率水平。

  

  2、生產:防疫放鬆後生產端快速恢復,近期景氣度指標下滑

  新加坡從2021年開始防疫政策便開始放鬆,但因疫情反覆而不斷調整。工業生產指數在2021年以來快速提升,2021年全年由111.49提升至131.81的高點。2022年初因為疫情反彈,工業生產指數下降至116.04;隨後疫情降溫、防疫“躺平”,生產端再次恢復。

  截至2022年10月,新加坡的工業生產指數錄得123.69;對比2019年同期該指數為99.17。但需註意的是,前瞻性景氣度指標在近期下滑,製造業PMI指數在今年9月、10月位於榮枯線以下。

  

  3、消費:防疫限制解除後,消費反彈明顯

  新加坡的零售、餐飲在今年一季度受創,二季度顯著好轉。零售銷售指數(現價)在今年3月反彈,環比大幅提升7.9%至99.56,此後同比增速保持高位。餐飲服務指數(現價)在5月反彈,環比大幅上升11.4%至102.20。

  截至9月,零售銷售指數(不變價)為97.56,已高於2019年同期的95.71;餐飲服務指數(不變價)為91.51,尚未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01.37。

  

  出入境方面,從今年4月1日起,所有完成疫苗接種的旅客和12歲及以下兒童在入境新加坡後免隔離;從8月29日起,未接種疫苗的入境者免隔離。

  從4月份開始,新加坡航空旅客入境和離境人數、機場旅客吞吐量開始快速 增長。9月份新加坡航空旅客入境167.15萬人,較3月份增長324.88%;航空旅客入境離境158.72萬人,較3月增長391.39%。與2018-2019年均值相比,入境和離境旅客數分別恢復至 60.61%和58.43%。

  

  三)財政將轉向收緊、貨幣加快緊縮節奏

  1、2022年維持財政支持,2023和2024年將逐漸加稅

  2022年2月18日新加坡政府公佈財政預算案,其中民眾最為關心的消費稅將延遲至2023年1月1日再分階段調高從2023年1月1日起將消費稅從7%提升至8%,從2024年1月1日起從8%提升至9%。

  此外,2022年預算案還指出:(1)為所有家庭推出總值5.6億元的家庭援助配套,幫助國人舒緩疫情帶來的經濟壓力,緩衝通貨膨脹所造成的物價上漲。(2)在2024估稅年,提高最高收入者的個人所得邊際稅率。年收入介於50萬元至100萬元者,稅率將從22%調高為23%。收入超過100萬元者,稅率則從22%調高為24%。這將影響新加坡收入最高的1.2%繳稅者。

  總體來看,新加坡的財政政策逐漸退坡,明後年轉向加稅從而縮小貧富差距。

  2、放開後貨幣緊縮節奏明顯加快

  與多數央行不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以匯率——新加坡名義有效匯率指數(NEER)為貨幣政策錨,最終目標仍是確保物價穩定。

  貨幣政策的調節基於三個參數:1)斜率;2)波動幅度(波峰和波谷的距離);3)中樞。從去年10月開始新加坡金管局開始緊貨幣,迄今已連續五輪。去年10月和今年1月上調NEER斜率,推動新加坡元升值。

  今年4月新加坡國內全面放開前,同時採用上調斜率和中樞兩種方式緊貨幣,為12年來首次,目的是為了抑制潛在的通脹上行風險。今年7月和10月繼續上調匯率中樞。在10月的央行會議上,新加坡金管局表示收緊貨幣政策是為了抑制輸入型通脹,未來在通脹和增長的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將繼續密切關註全球和國內經濟發展。自去年10月首次收緊至今,NEER已升值7.2%。

  

  四)防疫放開後,新加坡股市經歷過山車

  3月24日新加坡入境限制放開後股市下跌,4月26日國內防疫放開後股市經歷W型走勢,整體下跌。4月26日到11月18日,新加坡海峽指數下跌2.0%。

  Q1新加坡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行,防疫放開後隨著NEER的升值,Q2-Q3新加坡國債收益率震蕩上行。Q2-Q3美元兌新加坡元匯率震蕩、波動極大。

  

  

  風險提示

  各國經濟超預期;全球疫情超預期;各國貨幣政策超預期。

  以上內容來自於2022年11月23日的《日、韓、新“躺平”後的經濟、政策與資產表現——海外防疫放開觀察系列(二)》報告,報告作者張靜靜、張一平、張岸天,聯繫人裴明楠、王濼賓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