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LL

Loading

正在加載中..

  • 主頁
  • 國際
  • 2004一韓國家族回中國認祖,稱流落韓367年,拿族譜證明是中國人

2004一韓國家族回中國認祖,稱流落韓367年,拿族譜證明是中國人

2022-10-15 10:30

在如今的韓國有這樣一個特殊的家族,他們既高高在上又與眾不同,他們的成員遍佈韓國各個行業,很多都是金字塔頂層的精英人物,如韓國陸軍總司令(中將)、全羅道兵馬節度使、韓國高麗海運株式會社CEO,韓國檀國大學校長等等。

但這個閃閃發光的大家族卻身在韓國,心在中國,他們的生活習俗與中國人保持一致,如過年貼春聯、吃餃子、元宵節點燈籠等等,儼然就是生活在韓國的中國人。

同時這個家族在竭盡全力的認祖,祖宗在哪呢?

在中國。

那個曾任韓國全羅道兵馬節度使的田得雨在自己氣數將盡時將漢語翻譯叫到床前,鄭重異常的對他說:“我是一個中國人,根就在中國廣平府雞澤縣風正村,你要把這句話寫到族譜里,讓子孫後代都清楚他們是中國人。”

田氏家族就這樣把回中國尋根的事情傳了一代又一代。

韓國高麗海運株式會社CEO田文俊也被父親念叨了一輩子這事兒,父親田明煥在自己90歲高齡時鄭重的對兒子田文俊說:“我如今90歲高領了,這輩子不知道能不能回到中國認祖歸宗,你要永遠記住我們根在中國廣平府風正村,你要趕快找,不論過多少輩都要找到,這也是我的祖宗傳給我的任務,現在我把它再傳給你,你要答應我,永遠不能忘祖。”

這一找啊,就是367年,直到2004年,韓國田氏家族才成功找到了中國的根。

那麼當初367年前,這個家族的一部分是怎麼流落到韓國的?

他們找了367年又是如何找到的?

田氏家族第九世流落韓國

說起中國這個田氏家族要追溯到宋朝末年,當時田家兄弟四人,由於戰亂,他們分別逃難到了中國的不同地方。

其中田家老二田彥實從山西洪洞縣逃到了河北如今的風正村的那個地方。

此後,田家這一脈就在這裡安頓了下來,到了第七世,家中世代單傳出了七位男丁,但是他們這些後代可不得了,七位中出了兩位高官。

其中一位是田應弼,官至御史大夫(明朝後期),另外一位是田應揚,官至兵部尚書(明朝後期),他們為官清正廉明,明朝皇帝為了嘉獎他們田氏家族這般忠君愛國,便將他們老家馮鄭堡村更名為風正村,意為風氣清正之意。

這時也到了田家的鼎盛時期,從雞澤縣到風正村的官道有12里,其中共豎立了10座牌坊,有4座都是為田應弼和田應揚所設置。

因為家族壯大,家裡的生活條件非常好,有的田家人開始經商,田應揚的孫子田好謙就是商人。

當時他們家族生意做的還挺不錯,和朝鮮也有往來,公元1637年,田好謙當時28歲,有一次他準備親自去朝鮮一個地方要賬。

結果好巧不巧碰到了清兵突襲,田好謙也被擄走了。

但是得益於這田好謙是生意人,頭腦靈活又精明,他硬是想法子逃了出去,為了躲避清兵,他就跟著路上的難民走,結果就到了朝鮮。

雖然因為長期逃難,田好謙身上整個都是髒兮兮的,但是耐不住他從小養尊處優養出來的貴氣,還是讓他與眾不同。

朝鮮士兵註意到了他,看到他那渾然天成的氣質,士兵自然以為這人身份不簡單,於是就上報給了將軍具公。

有一天,具公就把田好謙和其他一共十幾名中國人請到了他的營帳裡面,每個人面前都擺著飯,具公請他們盡情吃,大家都端著飯盆吃了起來,具公也吃了起來,吃了幾口他環顧了一下下麵,發現只有田好謙沒有吃,正端坐在那裡,像一個謙謙君子。

頓時,具公來了興趣,他問田好謙:“你為什麼不吃飯?”

田好謙不慌不忙的回答:“我們中國是禮儀之邦,喝酒有禮節,吃飯也有禮節,我們不吃這種腥膻的肉。”

具公一聽愣住了,但隨即又被他那高雅的氣質所折服,就請他座上賓,用賓主之禮請他喝酒,田好謙淡然的應下喝酒。

具公非常欣賞田好謙這種如松柏一般的君子之氣質,對他禮遇有加,把他當作自己的朋友,平時有事情也都會叫上他,實際上田好謙已經成了具公的幕僚。

1644年,具公的屬下突然發動兵變,具公一時疲於應對,這時田好謙主動獻上計策,幫助具公平定了叛亂,從那之後,具公對田好謙更加優待,幾次想要提拔田好謙。

但是每次田好謙都說自己是中國人,並不懂朝鮮語,不適合做官為由拒絕了。

但是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的,田好謙的才華傳到了朝鮮國王的耳朵里,他封田好謙做了朝鮮通政大夫、龍驤衛副護軍(二品)等高官。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世代尋根

田好謙在朝鮮做了高官,也就穩定了下來,在高麗,他又娶了一位妻子,是來自浙江的張氏,他們共孕育了7個孩子,四男三女。

田好謙在朝鮮過著十分富裕的生活,奴僕成群,家裡人丁興旺,除了俸祿還有良田百裡。

但是田好謙心裡面是十分想念中國的家的,畢竟自己的家人,自己所有的記憶都在中國,他流落到朝鮮之前在中國已經娶妻生子,他和妻子宋氏有一個孩子,小名喚存兒。

這就導致了田好謙在朝鮮的生活風光卻不快樂,他在孩子們大了之後經常對他們說他們是中國人,根在中國廣平府風正村,等到時機合適了一定要去中國認祖歸宗。

韓國田氏家族的族譜就從他開始編撰,族譜是用中文寫的,除此之外,為了保持住中國的一些傳統習俗,他在家中的生活都是按照中國傳統習俗來的,比如我們開頭提過的過春節貼春聯、吃餃子年夜飯、過元宵節等等。

這些習俗篆刻在每個田氏家族的成員心裡面,成為刻在記憶最深處的習慣。

圖片來源於網絡

每年春節中秋等大的團圓節日,田好謙都會帶著全家人烏泱泱一大幫來到海邊,對著中國的方向行叩拜禮,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再做起這些的時候,田好謙經常會淚流滿面。

到了田好謙晚年的時候,他經常感覺很孤寂,而每當這時他就不免為自己不能回鄉而悲傷,小輩們看田好謙一個老人經常默默的流淚,清楚他是太過於思念家鄉,於是後來他們按照他的口述在家周圍原模原樣的給建了一個風正村。

每當田好謙沒事的時候,就會讓小輩們帶著他到這個韓國版風正村轉悠轉悠,村中央的街北有一個家廟,廟前栽種著一顆槐樹,家廟的左邊就是關帝廟,孩子們用轎子抬著田好謙,每當轉到家廟的時候,田好謙都會停下抱著槐樹說話,還會在家廟裡面邊摸邊看。

晚年的田好謙因為思念家鄉把眼睛哭瞎了,家裡再富裕,他的日子也變得不好過起來,孩子們也算孝順,盡可能幫他做一些事情緩解他的思鄉之情。

最後田好謙是在思鄉的孤寂之中去世的,他在去世之前再三叮囑自己的孩子們一定不可以忘記自己的使命,無論如何都要找到中國的根。

田好謙的後輩們當然沒有忘記這個使命,以後每一代田氏後人都竭盡全力的尋找著中國的根,清朝康熙年間,田好謙的次子田會一因為公事正好要到中國出使,他到了中國趕緊派人尋找風正村的地址。

在三河縣守備(就在雞澤縣附近)的幫助下,田會一知道當年雞澤縣中了兩名舉人,田思齊和胡御枚,田會一非常高興,他直覺那個田思齊就是自己的同族,他趕緊派人把田好謙畫像和韓國田氏家族的族譜交給田思齊,但是不巧,這個田思齊因為家中母親病重趕著回去了,這次就錯過了和田會一的聯繫。

田會一也覺得有些遺憾,他把東西又交給胡御枚,讓他幫忙交到風正村,風正村的田式族人拿到東西大喜過望,他們這些年裡也在一直尋找流落在外的一支田氏家族,這下終於聯繫上了。

他們把田好謙的畫像供奉在祠堂,把那本韓國田氏家族族譜接到中國田氏家族完整族譜裡面,這樣田氏家族也算是聯繫上了。

韓國田氏家族有一條組訓,那就是他們要知道他們的根在中國,老家就在廣平府風正村,每個田氏家族成員的墓碑上都要篆刻上廣平府田氏幾個字,以示自己永遠是田家人。

田好謙是田氏第九世,而那個曾擔任全羅道兵馬節度使的田得雨是第十二世,田得雨在自己病逝之前專門把漢語翻譯叫過來,他要翻譯把自己是中國人,家在廣平府風正村記載到族譜裡面去,讓子孫後代們都知道。

田得雨深受韓國人民喜愛和尊重,他的墓就在三八線上,本來軍事管制區裡面的墳墓都要遷移的,但是韓國政府卻沒有遷移田得雨的墳墓,他們說希望大將軍能夠鎮守邊關,保佑韓國國泰民安。

此後因為戰爭、地理、行政區劃變更等原因,中國韓國田氏家族一直沒有找到對方,沒有真正的見過面。

抗日戰爭時期,韓國田氏家族曾來信想要整體遷回中國,因為那時日本對朝鮮實行著殖民統治,在朝鮮的同胞們過得水深火熱,但是那時中國同樣也在日本的侵略之下,中國田氏家族回信說明瞭中國的情況,也沒有收到對方回信,不知他們是否收到信。

因為戰爭的原因,中韓的田氏家族直接斷了聯繫。

田氏一族終於認祖中國

戰爭結束了,但是又因為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的原因,中韓之間的溝通受限,田氏十九世田明煥就不斷的囑咐兒子田文俊一定要找到在中國的根。

田氏第二十世田文俊是韓國海運株式會社CEO,他一直按照地址找中國的廣平縣風正村,但他不知道現在河北邯鄲有兩個廣平,一個是邯鄲東南的廣平縣,一個是邯鄲東北的廣平府,而這個廣平府就是管轄風正村的。

只不過新中國成立之後,這個廣平府變成了廣府鎮,所以田文俊一直在廣平縣裡面找,卻怎麼也找不到風正村,其實它已經歸屬廣府鎮了。

田文俊的公司在中國有五個辦事處,他讓他們註意打聽風正村,到了2004年,辦事處的人終於打聽到了風正村,田文俊第一時間就給風正村打電話,田氏後人田連平接到了電話,他那天非常激動,這麼多年的族人終於找到了,他們終於可以無愧於先祖的囑托了。

他和另外兩個田氏後人一起到青島把風正村所有信息都傳真給首爾的田文俊,田文俊也第一時間就通知了所有的田家人他們的根找到了!

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回來祭祖,風正村的人們為了這件事情做足了準備,“田氏宗親理事會”連夜組織人把韓國田氏族人的信息都整理出來,按照輩分和中國田氏族人一起排好,接上了一整本的田氏族譜。

後來他們專門到田氏老家山西洪洞縣取經,他們到家廟的那棵大槐樹下麵學習專業的祭祖禮節,如鳴炮、獻花、致辭、按照輩分認親等等。

田氏族人等了367年的這天終於來了,2004年6月29日,田文俊、田光鉉(韓著名國語學者,原檀國大學校長)、田得(韓化學企業社社長)等九人來到風正村正式認祖歸宗。

在那個12米長、3米寬的族譜面前,一行人鄭重的叩拜,再起來都滿面淚光,泣不成聲。

這年11月13日,田連平三人來到韓國,他們拿著族譜,從上面找到了田明煥的名字,田明煥老人激動又欣喜,眼睛中閃爍著淚光。

後來,田文俊實踐了父親遺願,在風正村風正小學設立“明煥獎學金”,獎勵那些學習努力的田氏後人,同時雞澤縣也和韓國加大了商業合作。

如今的中韓田氏後人還在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從經濟到文化,他們踐行著中韓田氏根深一族的事實,田氏家族也將在未來譜寫新的樂章。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